彗星实验收集目标细胞:处死小鼠后,迅速分离肝脏,选取最左叶肝脏,在4℃放置2h的PBS溶液中多次清洗,直至看不到血液。将肝组织至于含有2mL4℃PBS溶液的小烧杯中,用小剪刀剪碎(2-3mm)。台盼蓝排斥法检测细胞活力,细胞存活率大于95%方可用于实验,调整细胞密度为5×105-106个/ml。此步在暗室中进行。制片:取100μL置于45℃预热的0.75%NMA滴加于载玻片一侧,迅速盖上盖玻片(24mm×50mm),注意不要产生气泡,至4℃凝固约20分钟后轻轻移去盖玻片。吸取10μL待检测的细胞悬液与100μL37℃预热的0.75%LMA混匀,迅速将细胞混悬液滴加到第一层凝固的NMA上,再迅速盖上盖玻片使其均匀铺开,同样需避免起泡。将玻片至4℃凝固约30min,操作注意避光,每只动物制作三张平行片。裂解:轻轻移去盖玻片,将载玻片水平轻缓浸入4℃预冷的裂解液(pH=10),于4℃避光放置1h。解旋:轻轻拿出载玻片,浸入PBS缓冲液5min,用滤纸吸去多余水分后放入电泳槽。玻片并列放置,不留空隙。将新鲜配置的冰冷电泳缓冲应用液轻轻倒入电泳槽,使液面完全覆盖载玻片,放置20min解旋。避光进行。电泳:根据预实验,设置电泳仪25V、300mA电泳20min。避光进行。中和:切断电源,小心取出玻片,置染缸,中和缓冲液浸洗,3次×5min/次。脱水保存:从电泳仪中轻轻取出载玻片,浸入PBS缓冲液2次×5min/次。吸干周围水分后放入乙醇脱水,约1h后取出自然晾干保存。染色:在玻片上滴加EB染色液50μL(5μg/mL)染色,盖上新盖玻片。用滤纸吸去多余染料,于2h内使用荧光显微镜镜检。镜检:EB染色后,未受损细胞在镜下表现为为圆形荧光核心,只有彗星头部,没有明显的尾。受损细胞则有彗星尾伸向正极,形成一个亮的头部和尾部,形似彗星。所有玻片在观察前均重新独立编码,以便于盲法阅片。荧光显微镜使用蓝光作为激发光,40倍物镜下采集图像,每个玻片计数50个细胞,每只动物共计数100个细胞。彗星图像使用CASP图像分析软件,检测指标为%TailDNA(尾部DNA百分比)、尾长(taillength,TL)和Olive尾矩(Olivetailmoment,OTM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