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国革命史上的彗星——陈独秀陈独秀是一个“删繁就简三秋树,标新立异二月花”的人物。以他为代表的一代知识分子都在宣扬民主、自由是他的独特与优秀之处,对现在的知识分子来说也是值得吸收的精神财富。但是他真实的思想与行为却被世人所忽视或者说是误解了。他是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,学识渊博对旧学很有功底,新学造诣尤深,思想敏锐,是自由民主和科学的倡导者。他还是一个立场鲜明,非常有远见的人,一大召开前,他就说不能让共产国际介入,中国命运一定要掌握在自己手中。在党史上,对陈独秀的定位经过了几次剧烈变迁,他曾经是“五四”运动总司令、中共中央总书记,但是对他的评价是:右倾投降注意、反共产国际、反党、汉奸、叛徒。。。。改革开放这么多年后,帽子被逐个摘去,只剩“右倾机会注意”我认为这顶帽子也应该摘掉,因为陈独秀所犯的种种错误,很大程度上是共产国际错误指挥造成的,不能单方面把所有错误都推在他的身上,大革命失败后又把责任强加在他身上,这样对他这个一心为国家的人,并不公平。在面对不满时,积极反抗。这位建党的先驱者,面对马林等人包办一大,坚持不参加中共一大。共产国际代表马林本应先向陈独秀建议,然后由陈独秀出面筹办、召集大会。然而他并没有征得陈独秀的同意就召开一大,以陈独秀的倔强个性和独立人格,这是无法接受的。在大革命失败后,陈独秀也被拿来当替罪羊。他违背自己的意愿,迫于共产国际的纪律,他同意中共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,以这种方式实现,国共合作。这些并不是他真实的想法,不能让他来独自承担所有的过错。他后来以很多方式提出反对,但也无济于事。陈独秀反对武装保卫苏联,成立中国托派,被开除了党籍。强烈的叛逆思想和刚烈性格,使得陈独秀在风云变幻的大时代中,始终站在风口浪尖,他的预见性和真知灼见,使他在政治舞台上缺乏“变通”能力,不会玩弄权术。工作方法的缺陷,使陈独秀的政治思想无法顺利施行。在人生的暮年,陈独秀依然保持着独立人格,关心民族的命运,发表了一些呼吁抗日救国的言论,并对苏联民主、发展资本主义等问题作了反思。总之,我们从宏观上全面客观地来评价陈独秀一生功过,不能不承认他曾是中国近代史上的杰出人物,他在推动中国历史前进上作出了重大的贡献。他的失误也给中国革命造成了一定的损失,但是他的那颗关心民族命运的心时刻都在,随时与民族、国家共患难的精神与我们同在。真正的的开创者是孤独的,正如陈独秀,尤其是当时中国处于这样复杂的环境,他还建立了中国共产党,他就是我们中国革命史上的一颗彗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