水稻植株彗星实验步骤通过将Singh和Gichner等人建立的碱性彗星实验方案应用于水稻(OryzasativaL.)来确定原发性DNA损伤。所有的实验步骤都是在冰床上避光进行的。1、对于每一盆水稻,取鲜叶0.1g,用刀片切碎,加入2个100μL装有三羟甲基氨基甲烷盐酸提取缓冲液(Tris-HCl提取液,0.1M,pH=7.5,4℃保存)的离心管中;2、每个离心管中取75μL含细胞核样本添加到150μL低熔点琼脂糖凝胶(LMPA,1%)中,混合;3、取75μL上述混合物,沉积在用正常熔点琼脂糖凝胶(NMPA,1%)制备的载玻片上,然后盖上盖玻片;4、重复步骤3,每个样品制备3张载玻片,4℃保存15min;5、在载玻片上添加一层LMPA以保护含有核的凝胶层;6、将载玻片置于含有强碱性缓冲液(0.3MNAOH和1MEDTA,pH>13)的电泳槽中浸泡15min,诱导DNA的展开和变性;7、电泳,电压为25V,电流为30mA,持续5min,将DNA片段从未受损的DNA链中分离出来,温度4℃,避光;8、观察载玻片,每张载玻片分析30个核,利用连接到图像分析系统的摄像机对彗星进行了检测,并利用图像软件分析;9、彗星尾部端点强度(TI)与DNA损伤水平呈线性关系。